設備行業空間超 600 億美元。根據 SIA 數據,2018 年全球半導體行業銷售額 4690 億美元,半導體設備銷售額 616 億美元。即使 19 年行業資本開支有所下降,根據 SEMI預測,設備銷售額也將達 530 億美元,半導體設備行業是不折不扣的大行業,大行業誕生大公司,應用材料、拉姆研究、阿斯麥(ASML)、東晶電子等設備巨頭年收入均超百億美元,而目前我國的半導體設備公司收入規模還非常小。
自 2017 年以來,半導體相關產業鏈就成了投資熱點,雖然受智能手機銷量低迷等因素影響,全球半導體景氣周期在 18 年后有所下行,但 5G 和人工智能或將推動半導體景氣度再次上行。而國內半導體設計、制造、設備公司則面臨更大的挑戰和機遇——“核芯”技術的“自主可控”已成為全局戰略的重中之重,中興、華為事件,乃至近期的日本隊韓國半導體材料及設備的出口限制事件,更是讓半導體領域的國產化迫在眉睫。
在產業鏈中,半導體相關設備難度,也是我國芯片國產化所面臨的的短板,它的自主可控直接決定了我國在未來在國際產業競爭、協商中的話語權。未來,貿易沖突可能從加征關稅升級為技術封鎖,面對日益嚴峻的外部環境,半導體國產化時不我待。
本文主要從半導體市場格局、中國半導體發展現狀、晶圓制備各流程及所需的半導體設備等方面進行介紹,展望半導體國產化的前景和產業鏈相關設備公司。我們認為,自主可控是半導體行業的投資邏輯,疊加半導體產業向中國的轉移,看好設備行業長期成長性,重點關注掌握核心技術、在細分領域有突破的國產半導體設備公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