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5年韓國公布了扶持半導體產業的“六年計劃”,支持本土半導體產業的發展。1983年,三星在京畿道器興地區建廠,正式進入半導體領域,隨后現代、LG、大宇也開始進入大規模集成電路領域。整體來看,20世紀80年代初韓國的集成電路產業在設計、制造和設備領域均比較薄弱。1983-1987年全球半導體業進入低潮期,三星加大逆周期投資力度,韓國也投入了3.46億美元實施“半導體工業振興計劃”,韓國采用“+大財團”模式促進芯片產業。同時隨著個人計算機的興起,日本企業由于執著于研發高可靠性產品的研發而逐漸喪失市場份額,三星等韓國企業則推出了壽命短、價格低的DRAM產品以搶占個人計算機市場,市占率快速提升。1987年隨著內存價格回升,三星也開始迅速盈利,到1992年三星超過日本電氣成為大存儲芯片制造商。目前在存儲器領域,三星和SK海力士處于絕對領先的市場地位。
韓國的半導體設備也受到與企業的大力扶持。2009年以來,三星、海力士通過股權投資、合作開發、產品采購等方式支持設備本地化開發;2016年韓國主導設立了總規模約2000億韓元的“半導體希望”,用以提升半導體設計、設備和材料的實力。韓國半導體設備領域以中小企業為主,其中不乏能夠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企業。根據SEMI的報告,韓國和歐美日設備廠商的技術差距僅為2年,韓國的半導體設備產業具有較強的實力。